欢迎访问 旅游资讯网!

当前所在: 网站首页> 视点聚焦 >正文

河南文物版“悟空”来了!

时间:2024-09-11 文章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作者:佚名

  随着《黑神话·悟空》爆火,

  猴哥再度成为顶流。

  “冠簪五岳金光彩,笏执山河玉色琼。”

  前不久,小编邀您在河南开启了一场

  “西游”文化探秘之旅

  游玩旅途之余,各位且慢留步,

  也来了解一下咱河南历史上的那些“悟空”吧!

  话说,早在夏商时代,

  猴哥就已经是先民喜爱的可爱手办了。

  

  4000年前的袖珍“骨猴”

  

  △夏代骨猴,高2.2cm,宽0.75-0.95cm,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藏

  

  走进位于洛阳的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一件指甲盖大小的文物独占一个展柜,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

  二里头遗址中迄今为止发现了400余座二里头文化不同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其中有一件并不起眼的微小物品,虽然它只有一个指甲盖那样大小,小到我们需要借助放大镜才能端详,但它同样是高等级贵族墓葬中随葬的精美器物,这就是骨猴。

  这件骨猴,2002年出土于一个两岁儿童墓葬中,使用动物骨骼雕刻制作,通体抛光,制作精巧,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微雕精品。

  

  商朝“女战神”的小把件

  

  △商代玉猴,高 4.6 厘米,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河南省安阳殷墟武官村大墓中出土了一些破碎的猴骨,如陪葬人E10右腿侧随葬猴骨等。有学者推测此猴可能是陪葬人的玩物,也不排除此陪葬人是墓主养猴人的可能。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浅绿色玉猴,玉猴高4.6厘米,圆眼大鼻、前肢长后肢短,仰面朝天呈蹲状,短尾压于臀下,猴首处雕刻有毛发细节。这一时期猴子可能作为一种奢侈品成为商代贵族的玩物。

  

  好似猴面的人形玉佩

  

  △西周文物,高5.9厘米、宽1.9厘米、厚0.25厘米,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藏

  

  人物形玉器最初发现于原始社会时期,它们大多出现于部落首领或者巫师的墓葬,这说明玉人的拥有者是神权与王权集于一身的人物。这也是古代先民信奉神灵,将天神地祇人物化的表现,而玉人也成为沟通人神,祭祀天地的重要礼器。

  这件人形玉佩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太子墓,质地为青玉。整体为一个半蹲踞的人形,人脸部细看好似猴面,头部之上雕刻着一条盘龙,同时人的头部和臀部各雕饰一个龙首造型,在头部盘龙的卷尾处有一圆穿孔,可以系绳佩戴。人龙纹结合象征人能乘云气,御飞龙。

  

  “毛脸雷公嘴和尚”的原型找到了

  

  △汉代 操蛇神猴带钩 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这件操蛇神猴带钩1985年出土于三门峡市刚玉砂厂,所谓带钩,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的挂钩,主要用于钩系束腰的革带,多为男性使用,也就是现在的皮带扣。

  猴为古代雷神形象。据《洪凡.五行传》记载:“夫雷,人君象也”,“人君”就是猴。葛洪《抱朴子.玉策记》:“山中申日称人君猴也”。王充《论衡.物势篇》直接说:“申,猴也。”

  在汉代画像中可见人君就是猴子形象的雷公,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神祇图”,正中为鹿角神人,其东侧就是雷公,西侧为雨师。猴又与十二生肖中的申相配。申在甲骨文中就是雷的意思,为猴子的侧视图,申又通神。因此传说中的雷公其形象就是猴的形象,《西游记》有些小妖和凡人称呼孙悟空就是“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可见至少到明代雷公仍然是猴形。

  

  一颗来自宋代的“猴头”

  

  △白陶猴头埙,宋代文物,高6.3厘米 河南博物院藏

  

  1954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向河南博物院移交了一批自民间征缴而得的文物,其中包括一件陶制埙,被命名为白陶猴头埙。

  特别的是,整个埙的造型为一个猴头。猴子双目深凹圆睁,额头与鼻梁突起,鼻子细长,长着三瓣嘴。更奇妙的是,它头顶梳发,戴有一个戒箍,活脱脱就是孙悟空的形象。

  然而,白陶猴头埙是一件宋代文物,与明代吴承恩笔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隔着几百年的时间。难道,宋代就有孙悟空了?

  从现存文献来看,孙悟空的原始形象最早出现在南宋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他原是“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后化身为白衣秀士,护送三藏取经,改称“猴行者”。南宋诗人刘克庄也有诗云:“取经烦猴行者,吟诗输鹤阿师。”可见猴行者取经的故事,在南宋民间已经广为流传了。在这种情况下,民间器物以话本故事人物为原型而制作,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

  

  精美文物没看够?

  随着游戏进度的深入,

  眼尖的网友还发现,

  在《黑神话:悟空》里

  还藏着咱们河南一处古建筑,

  距今已有近1500年左右的历史。

  

  △游戏玩家截屏

  

  △安阳灵泉寺石窟大住圣窟实景

  

  灵泉寺石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善应镇宝山东南麓,距离安阳市区约30km,灵泉寺石窟创建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原名宝山寺,隋文帝赐名灵泉寺,现存东魏至宋石窟造像、摩崖石塔共二百多处,素有“万佛沟”之称,并有北齐双石塔、唐代双石塔。

  其中大留圣窟开凿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大住圣窟开凿于隋开皇九年(589),灵泉寺摩崖石塔始于东魏,止于宋代。其数量之多、年代之早、延续时间之久及雕刻之精为国内仅有。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阳灵泉寺石窟大住圣窟全景

  

  大住圣窟位于灵泉寺西侧宝山南麓的石灰岩断壁上,是灵泉寺遗址范围内最大的石窟,内容丰富,雕刻精美,是整个灵泉寺石刻群中的优秀代表作品。窟门南向,平面略呈长方形。窟门呈火焰尖拱状,门额上方刻“大住圣窟”隶书4字,字迹苍劲有力。

  门外两侧的石壁上分别凿一拱形残龛,龛内各浮雕精美而高大的护法神王像。东侧像通高1.74米,宽0.70米,隶书榜题“那罗延神王”,头戴战盔,盔前嵌宝镜,盔带自两侧向上随风飘卷,头部略偏向左肩,双目微闭,两颊留长须飘洒至胸前,整个表情温和而虔诚。上身赤裸,颈饰项圈,肩上披巾绕两臂后下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持剑,右手握三股长柄钢叉,下身系战裙,铣足,踏一牛形怪兽。

  西侧像通高1.78米,身宽0.6米,隶书榜题为“迦毗罗神王”。头戴战盔,盔上镶嵌宝镜,盔带向后飘垂两肩,头部略偏向左肩,面部瘦长,眼向左斜视,长须飘洒胸前。身着甲胄,铣足踏一羊形怪兽。右手握剑(剑尖残缺),左手持长柄三股钢叉。

  

  △那罗延神王(左) 迦毗罗神王(右)

  

  安阳灵泉寺大住圣窟窟门两护法神像作为隋代浮雕艺术中少有的精品力作,1989年被《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13》(文物出版社)收录为封面。以大住圣窟及窟门外著名的“那罗延神王”和“迦毗罗神王”为代表的宝山灵泉寺遗址长期是我省石窟石刻文物的保护和研究重点对象。

  

  △大住圣窟高清三维模型

  最近的测绘和记录工作为包括神王像在内的灵泉寺石窟整体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真彩色三维文物模型,为实现长久的数字保存和今后持续的转化利用奠定了坚实、科学的基础。

  责任编辑:刘飞


原文链接:http://hct.henan.gov.cn/2024/09-11/306166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友情链接:

本网概况会员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文化旅游项目简介 | 本网招聘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旅游资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政讯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旅游资讯网 lyzix.org.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29985号-37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 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